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这场戏剧嘉年华背后藏着很多的故事

  头号热剧“三黑”差点与观众无缘

  选定每一届戏剧节的剧目,不仅要过艺术总监这一关,还得通过技术部门的评估。乌镇戏剧节技术总监姚建强说:“艺术总监考虑的是剧目的思想内容、表演形式是否和戏剧节相吻合;舞台技术部门是对一个剧目是否能在乌镇演出作技术的评估。所以我们是跟剧目最早接触的一个部门,技术对接一般从每年五六月份就开始了,评估通过才能签订演出合同。”

  譬如今年的头号热剧《黑帮黑夜黑车——影像的复仇》,当初就差点演不了。姚建强说,在今年的24部剧目中,“三黑”是技术相当复杂的一部,“原先我们看到演出的技术要求,基本上就否定掉了,首先几乎没有一个合适的场地,其次,对多媒体的技术要求也很高。但因为这个戏比较有特点,最后我们还是决定挑战一下。”根据乌镇现有的剧场条件,技术组在会展中心的8个场馆中逐一选择,最后发现只有会展中心5号馆符合这个要求,“太大的不行,太小的不行,空间太低的也不行。”为了把剧场变成一个白天也不透光的黑匣子,技术组用数百张黑卡纸将整个场馆的玻璃墙面全部封住。场馆确定以后,技术设备上也几经波折,不仅剧中用到的投影是比普通投影仪亮度更高也更贵的激光投影,连灯具也是高要求。姚建强说:“其中有两盏灯,一开始我们认为是普通的LED成像灯。剧组到了以后说不对,那个灯比这个还要高一个等级。”

  “三黑”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观众席是一辆可移动的“黑车”。这辆“黑车”也是技术人员根据剧组的要求现场搭建的。演出的过程中,观众能感觉到“黑车”在移动,却不知道,推车的其实是15名穿着黑色“隐身衣”的工作人员。技术组为此特别调派了15位员工,从开幕前9天就入组排练。姚建强透露:“我那天算了一下,整部‘三黑’光技术人员就40名,如果算上后勤对接的人员,总共为这部剧服务的有七八十人,而‘三黑’每场演出的观众数是50名,这样的演出,也只有在乌镇能做到了。”

  筹备道具靠网淘还要“借东风”

  对于引进的外国剧目,由于运输费用高昂,不少舞美道具都宁可选择在本土购买或制作。去年引进的波兰作品《人民公敌》可谓创造了历史之最,全剧用到的舞台布景239件、戏剧道具280件,其中大部分是从网淘来的,还有一些道具直接从景区的酒店、工作人员的家里现搬,可谓调动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剧中一件老式潜水头盔,真品造价上万,为了节省成本工作人员也是拼了,在上海的一家古玩店与店家软磨硬泡,最后终于商定,先买回来,演出完再当回去。

  对于去年改编契诃夫的作品《樱之园》,不少剧迷一定还印象深刻,尤其是那铺满舞台的一地落叶,一进场就给人极大的视觉震撼。但为了收集到这么多的落叶,舞台技术组费了很大的功夫。早在演出前几个月,日本剧组就提出了他们的要求:提供100袋落叶,将整个舞台铺满。但由于乌镇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要到11月份树木才会大面积落叶,所以技术组的金工很是苦恼。他曾尝试联系北方提早入秋的城市,然而北京的采购价开到了5万元,再加上昂贵的运费,耗费不菲。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8月20日,乌镇刮起了大风,天气骤然转凉,一直心系此事的金工赶忙跑到木心美术馆后面的游览车道上一看,仿佛礼物一般,路边落满了金黄的枯叶。从那以后天气一路转凉,清扫道路的清洁工每天都会帮忙收集,一直到戏剧节开幕前夕,落叶已经堆了半个仓库。为了不让树叶受潮腐烂,工作人员还每天开着除湿机,隔几天就去把树叶翻一翻。

  本届戏剧节的舞台上还出现了动物。其中《海选哈姆雷特》要求征集一条体量庞大的大丹犬,而闭幕戏《影子》则要求提供一条红色的蛇。姚建强说:“一方面国内养蛇的厂也很少见,另一方面哪怕不是有毒的蛇,万一跑到观众席,也是很不安全。后来我们看了剧组提供的视频,其实他们用到的两条蛇,也有一条是真,一条是假。经过反复沟通,他们最后同意两条都用假蛇。”

  随时随地准备化险为夷

  虽然演出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临到演出也难免出现意外。本届巴西作品《水渍》的舞台上搭建了一个水池。“当天下午在调试时,把下面的防水层给压破了,当晚就要演出了,情况非常紧急。我大概下午3点钟接到电话吧,到现场后决定将防水层拆掉重做,用了更保险的办法,总算赶在6点钟修好。”姚建强说,由于天气比较冷,又是在室外剧场,演员表演时经常要泡在水里,于是他们直接把锅炉房的热水直接送到了水池,到演出结束时他去查看,水池的水还是温的,“太多突发的意外了,但是我们有这个应变的能力。准备工作一届比一届做得充分,后期的执行就会容易一些。譬如每天的工作安排,我们会细化到几点进剧场,几点开会,几点开始挂灯、调音响。一届届下来,我越来越有沉稳的感觉”。

  随着舞台技术日新月异,对舞台技术人员的挑战也越来越高。姚建强说:“今年整个戏剧节多媒体影像的技术应用特别多,总共用了50台投影仪,去年只有15台,这些还不包括剧组自己带过来的。传统的舞台表演很简单,只需要放几个桌子椅子,如今高科技在舞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求我们在专业上也要不断提升。不少多媒体投影贯穿了整个演出过程,万一出一点状况,整个演出就没法继续了。”

  

  后勤篇

背后是3000人组成的工作团队

  乌镇戏剧节这座戏剧的“乌托邦”,让很多游人都惊叹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丁乃竺说,这一届她邀约的一位印度朋友,跑遍世界许多的戏剧节,来到了乌镇之后惊呼“不可想象”。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站在戏剧节幕后的,是乌镇的3000名工作人员,上至组委会,下至舞台技术、宣传策划、嘉宾统筹、物料管理等各个团队,乃至后勤的餐饮、住宿、交通服务,甚至走在西栅的每个街口拐角处,都有工作人员站岗导引,可以在你赶场看戏或迷路的时候,告诉你走到每个剧场的最快途径。

  景区对酒店、民宿都采用标准化的管理,还要竞争上岗。陈向宏说:“我们对民宿有整套的管理措施,细之又细,连不同功用的抹布都要分类。我们有一个积分卡,你不服从管理就要被取消房东资格。”管理的标准细化到什么程度?你在民宿里点几个菜吃一餐饭,一盘番茄炒鸡蛋,鸡蛋不能低于四个,如果你在乌镇看到土鸡煲的土鸡变成半只鸡的大小,你可以投诉。

  为每位嘉宾安排守护“天使”

  每位来到乌镇的明星、嘉宾都会被分派到一位“小天使”追随左右。“这是我们从第一届就提出来的创意”,丁乃竺说,来乌镇的贵宾,尤其是外国人,会感觉整个小镇是如此富有魅力,但是初来乍到也会容易走错路,很茫然。如果有一位“小天使”让他随时随地找到他要的东西,那种体验一定是很好的。

  连续五届跟随孟京辉导演的“小天使”方晓妍介绍,每位“小天使”都经过严格的培训,他们不可以向嘉宾索要签名和合影,与嘉宾核对行程要用标准的陈述,要了解嘉宾的饮食起居,要熟悉从西栅任何一个地点到另一个点之前的步行或坐车的时间,“细化到提前几分钟出发,也会根据嘉宾需要调整时间。”而“小天使”的工作时间也要根据嘉宾的时间表,从每天早晨安排好早餐,到深夜的宵夜,有时候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

  除了正式工作人员,每一届戏剧节都会招募志愿者。由于名额有限,竞争也相当激烈。特邀剧目组因为要与外国剧组接触,要求英语在六级以上,懂得第二外语或留学经验者优先,还需要具有剧场工作的相关经验。最终入选的,有不少志愿者都是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学历人士。被分派到宣传策划组的邓贝诗就是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在读研究生,负责采访嘉宾、更新公众号、编写戏剧节特刊。她坦言,加入志愿者不仅让自己有机会采访到黄磊、王学兵、黄舒骏等明星嘉宾,更是了解很多幕后故事,在自己的专业和为人处事上,都有很大的收获和成长。